开发满汉-汉满辞典软件
2006年6月25日09:01星期日 [MSC开发日志]
Anaku Bilingual Manchu-Chinese Lexicon Developement

项目名称:满汉双语电子辞典软件
小组名称: 满汉双语电子辞典软件开发小组
截至7月14日,人数统计如下:
catiger , 墨尔根 , sahalin , Getukenobu , 淑娃尔 ,wanggiyan sure , 坐山雕
满族故乡网:悲酥清风 , amida ,毓恒 , 旋索系弓矢 , 喇都 , 雁渡寒潭 , 宁古塔 , 满洲里 , 扎拉里佼 , 赫图阿拉 , 红色 , 公社的工匠
项目站点:
1.发布主页:打算用google pages: http://bmcldg.googlepages.com
2.论坛:打算用google group。
3.开发计划
- 收集尽可能的满语词汇,建立一个完善的满汉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关系到此开发计划的成败,需要大家的分工协作。
- 开发基于满汉辞典数据库的电子辞典软件,实现满汉双向查询,并显示标准圈点满文(即清朝的官方文字“清文”)。计划开发两种版本:
- 在线版本:开发满汉辞典的专门网站,实现在线查询,如http://www.dreye.com.cn。
- 单机版本:Windows下的辞典软件,脱机使用,如金山词霸等软件。
4.分工
- 感兴趣的朋友,原意为满语文传播和发展出一份力的朋友,若要加入开发小组,请在此留言或email到:shocking_#_sina.com 。
- 具体分工要看小组成员人数而定。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
~~~~~~~~~~~~~~~~~~~~~~~~~~~~~~~~~~~
因为MSC中的满文转换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用来开发显示标准满文的辞典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一直没有做这件事。昨晚,试着写了一个满汉-汉满辞典程序,比较顺利。下面是软件的截图。
现在问题是没有一个收录单词比较多的数据库,但把一本词典逐条录入数据库,那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想大家能不能联合起来,收集尽可能的满语词汇,建立一个完善的满汉数据库系统,进而开发在线满汉辞典和单机版的满汉辞典软件。这样一个辞典软件对满语文学习者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信息化时代满语文发展的需要。
1,由满文罗马转写查询汉语解释,并显示查询单词的标准满文。

2,由汉语查询满语单词,并显示查询结果的标准满文。

字体:
大 中 小
永久地址 http://anakv.com/Blog/ind......cleid=a_20060625_170146
引用地址 http://anakv.com/Blog/tb.php?tb_id=1151226106
Posted by
宜勒图 |
评论(18) |
引用(0) | 阅读6313次
我很想帮忙,不知道能做什么?
如果需要,有任务要我做,请和我联系!
关于满文电子词典,我认为开发类似于文曲星这样的满汉电子词典在技术上并不难.关键是市场过于狭小.目前几乎没有厂家愿意干不挣钱的买卖.
但是目前很多手机都是支持电子词典的.这样首先载体是有了.我们只要开发出可以适用于手机的满汉词典软件再植入手机中不就可以了吗?如果字库有问题,可以先考虑转写体.毕竟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我是满洲镶黄旗人,我在初学满语,我一直就有你们这个想法,我过去带领不少人,搞过程序功能需求设计,对计算机的软件开发略知一二,不知我能做点什么,
我愿意做 一部分数据录入工作
其他的就帮不上忙了
还是应该再联系下。和不同厂家联系。电子词典的成本我想应该很低,而学习满语的人一定越来越多的。相信在不远的一天会用得上。
我很愿意进微薄之力,但不知道具体能做些什么。
您好.
虽然我的计算机操作很菜但能为民族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也是我的理想.
谢谢大家的支持,其实我也不懂什么,但这都不会成为我们做这件事的障碍。
让我也来尽一分力把
我也来尽一点微薄之力吧
对于满文,我还只是个初学者,但我也希望能尽一份力,算我一个吧,哪怕是打杂也行。
能不能和制作电子词典的厂家联系一下,问明白他们的数据都需要什么样的方式保存,我们按照这种要求制作保存,条件成熟的时候直接开发成电子词典。如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话,到时候小批量生产一批满语电子词典也是件功德无量的实在事儿。一直有这个想法,正巧看到了这个计划,说出来,供各位同胞参考。
另外建议宜勒图把这个计划到各满族论坛发布,人多力量大。
| 宜勒图 回复于 2006年7月7日06:42 |
| 您说的这事我考虑过,但我一直没时间写具体的计划,只是给一家公司email过,也不知道他们看到没有,反正没有回应。 |
能为此做点什么,算我一个。只是不太懂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了,惭愧呀。
清文是中文的一部份
清朝皇帝热爱中华文化的精神,在千年历史上是罕见地。 听闻编修清文网络大辞典,有些感想想和 Iletu 沟通一下。
尼堪人引以为豪的文化,仔细分析其成份,不外乎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造字之精义。六书之中象形字最早;形声字最多;这一点可以辅证东、西文化间之不足。 清文之中,不难发现有些汉音常用之文字。 咱们就是要藉重修清文字库,来证明满汉融合的实证,这样的文化融合,已根深蒂固存在百姓的心中、或为地方习俗,流传至今日。
有部份的巴克什将满文老檔当成国语示范教材;没错,清文就是当时中国的国语,咱们要大声地说出来。 如果有人不赞成,那么请问汉书有没有将地方方言、文字收录于史记当中?只有心胸气度的中国皇室,会在意将尼堪人的经典转换成清文,流传后世。
此外,两岸还有一个尼堪文字的大难题。 咱们需以康熙字典收录的文字为基准,来作为诠释清文之驻脚。 至于简化文字,和清文之间的关系,留待后世子孙去评断功过。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咱们自个儿要站稳立场,不卑不亢,沉稳内炼,千万不要中了【理则学】的毒害!
咱们修的是清文字典【通用版】,先收录不同的辞干与用法,尔后升华粹练,提升为通用辞库。 康熙字典和清文字典的主编,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王道治国,无字不取。 巴克什会在意历史上对1912年后满文参考书 (如清文研究与比较学) 之评价,那是很短视很肤浅的断代议章。 这一点咱们要多留心、多提防,免得又中了【理则学】之毒害;理则学的排他性极强,独尊儒术,再次重蹈明 崇祯帝之悲愤呀!
最后,比照维基(wiki)百科全书的作法,让不同意见与声音在因特网上去讨论。 禀 先祖之仁义,望今日之国人同胞手足能再开创中华百代之文明;学清文当必解答出千年龙族传说之谜团 与 中国人远祖究竟源自何方 (即DNA中 Y-STR成份:战胜的一方男性和南方女性通婚)?
我愿意为自己的民族贡献一份力量.请求加入.我会感到很自豪.我将严谨细致的为我们满洲的民族语文做好工作.